1.罕见,约占胰腺非内分泌肿瘤的1%,大部分见于胰腺体尾部,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32-82岁,平均60岁,
2.多为边界不清的肿块,体积较大,平均直径12cm,切面囊性或囊实性,出血坏死多见。
3.由圆形到梭形的单核肿瘤细胞、多形性瘤巨细胞、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构成。
4.破骨巨细胞样细胞内可见含铁血红素。
5.免疫组化染色:大部分单核细胞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CK及P53,破骨样巨细胞表达和小部分单核细胞表达CD68、Vimentin及白细胞共同抗原。
6.分子标记:K-ras基因突变及P16基因的纯和缺失和突变。
1. 胰腺原发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K表达阴性,CD68阳性。
2. 骨巨细胞瘤转移:影像学检查有肢体骨异常,巨细胞在不产生胶原纤维的单核细胞中均匀分布。
3.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深嗜伊红色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到纵纹,瘤细胞之间胶原纤维少,HHF-35、myoglobin、抗肌节肌动蛋白(a-sr-actin)表达阳性。
4.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梭形细胞呈S形弯曲,可出现地图样坏死,坏死边缘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5. 恶性黑色素瘤:HMB45、s-100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