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乳腺微浸润癌
作者:
夏成青 刘正智 赵明
英文名称:
Breast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概述:
以原位癌为主伴有1个或多个微小浸润灶,每个浸润灶最大径不超过1mm。2019年WHO乳腺肿瘤分类将乳腺微小浸润癌定义为≤1mm的浸润性癌。改肿瘤没有自己的ICD-O编码,因为其并不代表一个独立的肿瘤类型,可以是浸润性导管癌,也可以是浸润性小叶癌或其它类型的癌。

发病部位:
乳腺
诊断要点:

1. 肿瘤主体常为导管原位癌,少数为小叶原位癌;

2.浸润性癌灶表现为导管周围或小叶间质肿瘤细胞浸润,浸润灶最大径不超过1mm,与之伴随的DCIS绝大多数为高级别(也可以为低级别),70%以上为粉刺型,浸润性癌灶平均2个(1-7个);

3. 浸润灶周围常伴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化或炎细胞浸润;

4. 浸润灶周围缺乏肌上皮及基底膜。

5.在穿刺活检诊断微浸润性癌需要谨慎,因部分病例在手术完整切除的病灶中存在超过1mm的浸润性癌。

图片:




微乳头型低级别DCIS伴微小浸润癌(中间偏右侧)


浸润性灶直径<1cm,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内,具有肌纤维母细胞性间质反应


浸润性灶呈单个细胞条索状排列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肌上皮标志物(P63,calponin, SMA等)在浸润性癌灶周围表达完全缺失,需要注意的是,浸润灶引起周围的肌纤维母细胞反应可表达SMA和calponin,不要误认为是存在肌上皮围绕,核表达的标志物(如P63)此时应用更可靠。
鉴别诊断:

DCIS累及硬化性腺病或放射状瘢痕:常保留整体的小叶状或放射状基本轮廓,无纤维母细胞性的间质反应和慢性炎细胞浸润等,免疫组化染色存在肌上皮围绕;

DCIS伴有慢性炎症:在炎症浸润灶中可能存在小灶浸润的肿瘤细胞而被炎症掩盖而忽略,此时行角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可勾勒出微浸润的肿瘤细胞。

预后:
预后较好,自然病程类似于DCIS,<10%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通常为1个,常为微转移或孤立性肿瘤细胞),10%可出现局部复发。
治疗:
乳腺单纯切除,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存在争议。
参考文献:

Renshaw AA. Minimal (< or =0.1 cm) invasive carcinoma in breast core needle biopsies. Incidence, sampling, associated findings, and follow-up. Arch Pathol Lab Med. 2004;128(9):996‐999.

Prasad ML, Osborne MP, Giri DD, Hoda SA.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T1mic) of the breast: clinicopathologic profile of 21 cases. Am J Surg Pathol. 2000;24(3):422‐428.

WHO 乳腺肿瘤分类,2019,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