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占所有结直肠息肉的1-10%,平均发病年龄约61-62岁,多数位于女性,临床一般无症状,结肠镜筛查时偶被发现,表现为无蒂(隆起)或扁平,界限不清,表面苍白;
2. 低倍镜下特征性改变有以下3点,只要满足其中一点就可以与增生性息肉鉴别
2.1 隐窝扭曲,隐窝下1/3扩张,只要有一个明显扭曲的锯齿状隐窝即可诊断无蒂锯齿状病变;
2.2 隐窝底部水平、L或倒T型隐窝沿黏膜肌层横向生长(有时可见隐窝分枝,但不是其特征性诊断性特征);
2.3 锯齿状上皮细胞增生扩展到隐窝基底部,不对称性增生(317、3328);
3. 细胞异型不明显,核小,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可有多少不等的杯状细胞和微泡状黏液滴(胞质顶端呈微泡状),杯状细胞可见于隐窝底部(早成熟现象);
4. 部分病例隐窝穿透黏膜肌层达黏膜下层,常伴有脂肪或/和淋巴细胞浸润,不要误认为是浸润,特别是伴异型增生时;
5. 无蒂锯齿状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隐窝的结构,黏膜包埋方向非常重要,如果黏膜平埋导致诊断困难,可尝试深切;
6. 有些病例间质增生,增生的间质细胞似神经束膜细胞,无增厚的胶原层。大部分病例黏膜下可见成熟的脂肪组织。
1. 增生性息肉:位于远端结肠,锯齿状或扩张仅限于隐窝上部,隐窝底部上皮增生正常,趋于表面分化成熟(小胞核及黏液丰富)。
2. 锯齿状腺瘤:结构异常,高度锯齿状,大量强嗜酸性胞浆,核拉长笔杆状,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伴KRAS突变。
3. 混合性腺瘤-锯齿状息肉(MASP):可见明确独立分开的SP及异型增生,有时称为碰撞型息肉,多数为TSA与SSA/P的结合。
4. 经典结肠(管状)腺瘤:(TA)以 管状结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