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结直肠增生性息肉
作者:
Wei Xin
英文名称:
Colorectal Hyperplastic Polyps(HP)
概述:
增生性息肉(HP)指的是内衬非异型上皮的细长隐窝,伴表面乳头状内折(腔面呈轮廓锯齿状)。
发病部位:
多数位于远端结肠及直肠(> 90%)。
诊断要点:

1. 患病率约5-11%,占结直肠息肉的80-90%,占远端结直肠息肉的57%,但占近端结肠息肉的2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增多,多数位于50-60 岁,往往比腺瘤早10年。临床一般无症状,内镜检查或切除时偶然发现。

2. 大体上无柄或微隆起,直径常小于5mm。

3.  低倍镜下由间隔均匀的漏斗状隐窝平行排列,隐窝直达黏膜固有层底部邻近黏膜肌层;隐窝基底不扩张、扭曲,很少分枝(可能有单个隐窝分枝),不会延伸到黏膜下层;

3. 表面和隐窝浅表(不超过上2/3)部分上皮细胞呈锯齿状,横切面呈花边或星状;

4. 增生活性限于下部隐窝,核分裂位于基底部,无不典型核分裂。

5.  表面细胞具有成熟表现,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更大及拥挤,多数为吸收柱状细胞,少数为杯状细胞,大量黏液性胞浆,核小,位于基底,呈一致圆形,无核染色深、 不典型或复层化;

6. 隐窝周围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可见增厚的胶原层。

7. 组织学亚型:

1)微泡性锯齿状/增生性息肉(MVSP):属于常见亚型,柱状上皮细胞胞核上端胞质丰富,呈微泡状,可有多少不等的杯状细胞,细胞分化早(隐窝底部可见杯状细胞);80%有BRAF突变,50%有CIMP。与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形态重叠提示之间存在连续。

2)富于杯状细胞锯齿状/增生性息肉(GCSP):形态学变化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上皮增生或反应性改变,其特征是隐窝比正常黏膜更深(长)、更宽,偶尔分枝、扭曲;锯齿状结构限于黏膜表面和隐窝开口处,横切面显示圆形腺体而非星状腺体;黏膜表面及隐窝上皮绝大多数都是杯状细胞;50%有KRAS基因突变,少量DNA甲基化。

3)少黏液锯齿状/增生性息肉(MPSP)罕见的亚型,广基,几乎不出现于右半结肠,锯齿状但胞浆内少量或无黏液,可能为受损的MVSP伴再生性不典型。


图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组化与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相比,HP趋于显示Ki67阳性指数较低,MUC5AC与 MUC2弱表达或无表达,不常出现MGMT表达的缺失。
鉴别诊断:

1. 锯齿状腺瘤(TSA):明确的异型增生上皮(腺瘤样),拉长、雪茄状、假复层胞核,胞浆强嗜酸性,显著的核仁,隐窝结构异型(偏小及异常出芽),上皮下胶原层正常(而HP增厚),可同时出现锯齿状及细胞异型增生。

2. 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常广基、较大及位于右半结肠,异常增生及结构扭曲,扩张、有分支及锯齿状并延伸至基底,水平型、L型或倒T型隐窝。常缺乏明显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可位于上部隐窝,杯状细胞出现在隐窝底部(翻转性成熟),可见较多潘氏细胞及内分泌细胞,上部隐窝可见轻度不典型性,核轻度增大、空泡状及显著核仁,局灶呈假复层及极性消失。上皮下缺乏增厚的胶原层。

3. 混合性腺瘤-锯齿状息肉(MASP):亦称为混合性增生性-腺瘤性息肉,息肉具有腺瘤区域及锯齿状息肉。传统性HP/SSA/P区域显示小胞核位于基底部,胞浆内大量成熟的黏液。腺瘤/异型增生区域显示紧密排列的小管,增大假复层的胞核,黏液偏少。上皮下胶原层无增厚,核分裂位于隐窝底部,可延伸至上部。

4. 炎性息肉:可见炎性溃疡改变及显著再生性黏膜,固有层可见中性粒细胞或混合性炎症(HP无此改变),表面或隐窝上皮出现增生或绒毛状,反应性上皮不典型性。

预后:
小的远端增生性息肉无恶性潜能,属于良性病变,不应现结直肠癌筛查的正常周期。1 cm 以上的息肉发生大的锯齿状息肉的风险增加,而大的锯齿状息肉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参考文献:
WHO 消化系统肿瘤分类,2019,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