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可见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舌炎及口角炎(维生素B缺乏)、夜盲症及角膜干燥(维生素A缺乏)。
2. 组织学上可见不同程度的绒毛萎缩伴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常累及空肠及回肠(包括回肠末端),固有层含有嗜酸性粒细胞(比乳糜泻多),结肠的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维生素B12缺乏时,肠上皮胞核可出现巨幼红细胞样改变。
1. 乳糜泻(CD):CD的绒毛萎缩程度比TS重,未治疗的CD呈Marsh 3C,而TS呈Marsh 3A 或 3B,常位于近端十二指肠,回肠末端未见受累,患者常见缺铁性贫血,而不是巨幼贫,对无麸质饮食有效。
2. 细菌过度生长:表面上皮可见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存在动力障碍的风险因素,细菌为厌氧菌。
3. 热带肠病:热带的居民比温带的绒毛更短,隐窝更长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更多,导致亚临床的吸收不良而非明显的疾病,热带无症状患者的活检类似TS。
4. 微孢子虫病:可有类似TS的不程度的绒毛萎缩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Gram或Giemsa 染色可帮助识别微生物,粪便的虫卵及寄生虫检查可帮助诊断。
5. 等孢子球虫病:可有类似TS的不程度的绒毛萎缩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更多混合性炎细胞浸润,HE染色可见微生物,Giemsa、PAS及GMS可显色,绒毛顶端上皮虫空泡内可见卵圆形至香蕉状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