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罕见,所有胃肠淋巴瘤中占不到5%,长期乳糜泻患者中占到10%。发病平均年龄约60岁,男女发病机率均等。临床可见腹痛、体重减轻、吸收不良、肠梗阻、溃疡及穿孔。
2. 大体上常多个隆起或溃疡性黏膜肿块。亦可见单个大的较深的溃疡,可导致肠梗阻或穿孔。
3. 组织学可见上皮内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中至大细胞,成角或泡状核及显著的核仁,临近肿瘤的黏膜绒毛变钝或变平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弥漫性黏膜内淋巴瘤样浸润伴向肌壁内浸润,可导致肠梗阻或引起深的透壁性溃疡。
4. 根据细胞形态可分为间变型和单形性: 间变型(经典型):细胞不典型性,似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单形性亚型(II型):单一小或中等大细胞。伴炎症细胞浸润,可见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非肿瘤性T细胞,非肿瘤性嗜酸性粒细胞可非常显著。
5. II型EATL常与乳糜泻无关,提示可能独立于经典EATL。
1.单型性亲上皮肠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原为2型EATL,WHO 2016 修改版将此型分出单独立为一类。主要见于亚裔和西班牙裔,散发,与乳糜泻无关。肿瘤由小到中等单一形态细胞组成不伴炎性背景细胞,免疫表型为CD3+、CD8+、CD56+、MATK+、TCR-γδ+(少数TCR-β+),STAT5B突变阳性,大多数病例有MYC基因扩增,但1号和5 号染色体扩增较少见。
2.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组织形态可类似EATL,但非肿瘤侵犯区小肠黏膜无乳糜泻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常呈现血管中心性浸润,胞浆CD3阳性,EBER阳性。
3.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罕见累及小肠,细胞形态与经典型EATL可有重叠,但非肿瘤侵犯区小肠黏膜无乳糜泻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呈现均匀一致CD30强阳性,ALK+/-,EMA+/-。
4.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可累及小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形态学可与EATL相似,但非肿瘤侵犯区小肠黏膜无乳糜泻病理改变,肿瘤细胞CD25强阳性,血清学HTLV-1检测阳性。
5.消化道惰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Indolent T-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WHO 2016 修订版新增的临时疾病实体。发病年龄从青少年到老年(中位年龄48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等)。病变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从口腔至大肠),表现为黏膜固有层小淋巴细胞致密侵润,偶延及黏膜肌层或黏膜下,肠上皮内很少有明显侵犯。 免疫表型:CD3+、CD5+、CD7+、CD8+/CD4-(少数CD4+/CD8-)、TIA1+、TCR betaF1+、CD56-、TCR gamma-、EBER-。TCR基因克隆性重组阳性,STAT3 SH2突变阴性。临床病程惰性,长期无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