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腺样结构分化良好,腺体可融合,可呈筛状或绒毛状管状结构;
2. 上皮呈复层柱状,伴有核下或核上空泡,非常类似于月经周期第17~22天分泌期子宫内膜,细胞核通常为1级;
3. 分泌性形态可局灶或弥漫,常与子宫内膜样癌混合;
4. 肿瘤周围子宫内膜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第17天之后的分泌期子宫内膜;
5. 肿瘤细胞的分泌活性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因为有学者观察到有些病例刮宫标本呈分泌性形态,而子宫切除标本则为普通子宫内膜样腺癌。
透明细胞癌:
1. 分泌性癌典型表现为腺样结构,通常不形成实性结构;透明细胞癌常显示管状、囊状或乳头状结构;
2. 分泌性癌细胞呈柱状,除了有核下和核上空泡外,与子宫内膜样癌细胞相似(1级核);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呈圆形,通常有明显核异型性(3级核)
3. 透明细胞癌可有各种特征性细胞学改变,包括靴钉样外观、污浊深染的核和明显的核仁。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伴分泌反应:子宫内膜分泌性癌与非典型增生伴分泌反应有时难以区分,主要根据有无间质浸润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