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多见于4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见于胃窦;发病率因区域不同差别很大,0.5%-20%不等;
2. 大体表现不明显,多为平坦型病变,常规内窥镜难以发现;
3. 腺体拥挤,分枝,腺体出芽;细胞增大、拥挤,核染色深,核仁突出,胞浆黏液减少;
4. 异型增生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缺乏形态学间过渡现象;
5. 异型增生区域从基地到表层,细胞无分化成熟趋势;
6. 根据异性程度不同可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6.1 低级别异型增生表现为腺体轻-中度拥挤,分枝,腺体出芽;细胞核拥挤,核染色深,但核位于基底,极向保留;
6.2 高级别异型增生表现腺体致密,固有层缺失,腺体背靠背,腺体扩张、分枝,腺体向腔内折叠呈复杂结构,如筛状结构;细胞核浆比例增高,极向消失,可呈圆形、复层结构,核突出腺腔,核分裂像易见,可以有腺腔内坏死物;
7. 如黏膜固有层肿瘤细胞浸润,可称为黏膜内癌。
8. 根据细胞形态异型增生分为肠型和小凹型两类
8.1 肠型:低倍镜下呈管状、管状绒毛状或绒毛状。细胞柱状,细胞核深染、增大、拉长(铅笔样)、复层排列,细胞质嗜酸性程度不一。可向吸收型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甚至潘氏细胞分化。MUC2, CD10和CDX2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
8.2 小凹型:特征通常是管状绒毛状和/或锯齿状腺结构,细胞立方到低柱状,类似于胃小凹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大小不一,由于顶端中性粘蛋白的存在,细胞呈现苍白的嗜酸性胞浆(PAS阳性),MUC5AC阳性,很少观察到MUC2阳性的杯状细胞,在腺体的底部可以看到MUC6阳性细胞。
9.组织学分型(WHO 2019年消化系统肿瘤分类)
9.1 胃隐窝异型增生(Gastric pit/crypt dysplasia):表现为胃窝基底部异型增生。腺体结构显示表面上皮细胞分化成熟,见于49-72%的腺癌的边缘,是癌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
9.2 锯齿状异型增生(Serrated dysplasia):特征性的发生于胃隐窝区(pit region),通常表现为微乳头状结构,从隐窝延伸到粘膜表面,MUC5AC阳性表达。这种表型也被诊断为锯齿状腺瘤,并且经常与腺癌共存。
10. 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包埋方向的原因,病变区域表面部分不能显示,无法判断有无表面有无分化成熟现象,这种情况下也可使用“不确定的异型增生(indefinite for dysplasia)”来诊断。
警惕:对异型增生的诊断不同病理医生间诊断重复性很差,有研究显示普通病理医生诊断的异型增生病例中有一半病例专科病理医生不认为是异型增生。因此很多国际指南建议在考虑外科治疗前进行会诊以获得第二诊断意见,如果两个意见一致方可进行治疗。
1. 胃上皮反应性增生: 胃上皮异型增生的主要鉴别诊断是胃上皮的反应性增生,特别是低级别异型增生与反应性增生的鉴别,两者主要区别表现为:
1) 反应性增生细胞核立方形,核增大,空泡状或染色质模糊不见核仁,有时伴多形性,核周围常见空晕(人工假象),胞浆由于黏液减少而呈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或轻微的多层分布,如有核分裂像常位于腺体的基底部;
2) 反应性增生病变区域基底到表面细胞有分化成熟趋势;
3) 反应性增生病变区域与周围组织缺乏明显的界限,形态学存在逐渐过渡现象。
4) P504S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提示上皮内瘤变,但敏感性较差(40-50%)
2. 分化好的腺癌: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唯一依据就是有无黏膜固有层的浸润,但在胃镜活检小标本中有时难以判断,特别是挤压的标本,诊断更加困难,这种情况下不同病理医生间分歧也非常大。质量良好的连续切片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E1/AE3)显示固有层单个或单排细胞浸润支持浸润癌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