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上皮样血管肉瘤
作者:
赵明 刘正智
英文名称:
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几乎全部阳性(≥95%的病例阳性):

CK-LMW、SNF5、CD31、ERG、Vimentin

通常阳性(<95%,≥75%的病例阳性):

FLI-1、FVIII、FVIIIRAg、melan-A、TAG72、ULEX - 1

经常阳性(<75%,≥55%的病例阳性):

CK-PAN、CK18

有时阳性(<55%,≥35%的病例阳性):

AE1/AE3、CAM 5.2、HMB45、SMA

少数阳性(<35%,≥15%的病例阳性):

N-cadherin、CK19、CK7

偶尔阳性(<15%,≥5%的病例阳性):

S100

几乎全部阴性(<5%的病例阳性):

CD63、HCG-beta、lysozyme、NY-ESO-1、VEGF、HHV8、CEA-P、Calcitonin、CD30、CgA、CK20、Desmin、E-cadherin、MUC4、Thyroglobulin
概述:
以上皮样组织学构成为主的血管肉瘤,多发生在深部软组织内。
发病部位:
四肢深部软组织、甲状腺、肾上腺、小肠、子宫等深部器官,偶尔可起源于良性神经鞘瘤;较少见于皮肤和乳腺
诊断要点:
1. 好发于中老年,多发生于四肢深部的软组织内,可发生于内脏器官包括甲状腺、肾上腺、小肠、子宫等,偶尔可起源于良性神经鞘瘤,少见发生在皮肤和乳腺;

2. 低倍镜下可呈结节状或分叶状排列,由成片或索状、岛状上皮样瘤细胞浸润性生长;

3. 细胞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但核的多形性不明显,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像,常见坏死;

4. 部分细胞质丰富,嗜酸性或双嗜性,有时可见微小腔或空泡,内含红细胞,提示血管分化;

5. 部分区域可见分化好的不规则的分支状或交织状的血管性腔隙。


图片:

瘤细胞胞浆丰富,上皮样,可见明显的核仁


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


局灶的血管腔隙形成


局灶出血


实行片状排列


实性片状排列


瘤细胞实性成片排列,胞浆丰富上皮样,核仁明显,分裂象活跃,局灶胞浆内可见空泡提示血管内皮分化


免疫组化染色表达角蛋白AE1/3


免疫组化染色表达CD34


免疫组化染色表达ERG


网状纤维染色勾勒出实性瘤细胞区的血管性结构


上皮样瘤细胞实性片状排列,可见弥漫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肿瘤细胞表达CD31


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可见胞浆内空泡,核大,染色质空泡状可见明显的核仁。


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通常表达CD34、CD31、ERG,D2-40等血管内皮标志物,约30-50%的上皮样血管肉瘤表达角蛋白,偶尔可表达上皮膜抗原。网状染色有助于识别实性区域内的血管腔隙结构。
鉴别诊断:

低分化癌:假血管肉瘤样的癌特别容易与上皮样血管肉瘤混淆,与后者不同,低分化癌通常表达多个上皮性标志物,通常不表达CD31和CD34

上皮样肉瘤:一般不表达CD31,INI-1约95%以上存在表达丢失。

恶性黑色素瘤:HMB45和S100、SOX10阳性,CD31和CD34通常阴性。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可见标志细胞,瘤细胞表达CD30和ALK1等可资鉴别。

预后:
高度恶性,常见远处转移;半数左右在诊断的2-3年内死亡。提示预后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大;肿瘤体积大,部位深,Ki67增殖指数高。
治疗:
手术扩大切除,局部疾病术后放疗,远处转移性疾病术后化疗
参考文献:
Hart J, Mandavilli S. 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a brief diagnostic review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J]. 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 2011, 135(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