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体检查步骤

1) 核对标本信息;

2) 检查标本固定状况:标本收到时,检查并确认标本是否固定(新鲜);

3) 确定标本名称、侧别和完整性:根据申请单的叙述、送检标本内容和主瘤体所在位置确定标本的名称、侧别和完整性;有不符合时,应联系手术医生明确切除标本的部位和术式。尤其要确认手术医生对标本标记的说明和一些特殊的检查要求。有条件者对标本进行摄影;

4) 记录标本的三维体积、涎腺重量和外形轮廓等。扩大切除的涎腺肿瘤标本含有不同的解剖结构内容,应分别罗列名称并记录大小;

5) 确定标本方位:其主要目的是确认肿瘤的位置和各个切缘所处的方位,切缘用墨迹标记。如手术医师作了标记,按标记确定标本方位。对于一些完整切除的标本,可按标本解剖结构确定方位,如腮腺浅叶切除标本,其外形类似等腰三角形,三角的顶角指向上方,而光滑面为外侧面;颌下腺浅叶切除标本光滑面为浅侧,而不规则凹凸不平面为深侧。完整的扩大切除涎腺肿瘤标本按各解剖结构特征也可确定标本方位。如为含面神经腮腺标本,应分清神经的近端和远端切缘。尽可能在不同切缘面涂抹不同颜色墨水标记。一般情况下,涎腺肿瘤切除标本的内侧面或深侧面最重要,因为此处较容易发生肿瘤残留;

6) 剖开标本:触摸并定位局限性病灶,在该病灶和最近切缘方向上,垂直于该切缘面,以病灶最大剖面切开标本,之后间隔0.5~1cm作平行系列切面;

7) 描述病灶状况:仔细观察每个切面,辨认病灶主体的解剖位置并明确是单灶性、多灶性或弥漫性。①单灶性病变者:a.描述病变大小(最大径或三维径);b.描述病变与各切缘的距离(最短切缘尤为重要);c.描述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有包膜、境界清或是浸润性,是否累及被膜,是否侵出被膜侵犯周围解剖结构并记录该解剖结构名称,是否存在病变裸露于标本表面及裸露面大小;d.描述病变的性状:是囊性、囊实性或实性,囊性者描述囊壁的状况和囊液的性质,实性者描述病灶的质地、颜色和光泽等(描述尽量不采用出血、坏死和纤维化等用语)。②多灶性病变还需记录病灶数量和大小。③弥漫性病变描述与单灶性病变类似。④病灶周围组织状况如硬化、钙化、结石和囊肿等应分别描述记录;

8) 确定淋巴结状况①淋巴结位于腺体内还是腺体周围,并分别记录数量,最大者和最小者的长径,如有疑似转移灶者,记录转移灶最大径。②颈部清扫淋巴结,原则上,选择性颈清标本需找到6枚及以上淋巴结;根治性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标本需找到10枚及以上淋巴结。


2. 选取组织块

1) 病灶处取材:原则上,根据病灶最大径每1 cm至少取1块。所取组织块要求尽可能同时包含病灶及其相邻正常组织,并至少占病灶所取组织块数的2/3。小于2.0cm者可以全取;大于3.0cm者应根据切面不同性状分别取材。其他任何疑似有病变受累的组织如神经、血管、软组织和骨组织等至少取1块;

2) 切缘取材:首先确保距病灶最短的切缘处完整取材1-2块,其余切缘如有明确方位标志者取1块,无方位标志者酌情取材。如病灶距离切缘≤1.0cm者须垂直于切缘面取材;>1.0cm者可平行于切缘面(截面)取材。如含面神经标本,神经近端和远端切缘分别取材;

3) 周围正常外观组织:代表各种不同解剖结构,每种至少取材1块;

4) 钙化和骨化组织:至少取材1块,脱钙处理;

5) 淋巴结取材:全部取材,并根据手术医生标记或解剖标记对所取淋巴结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