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胆道上皮内瘤变

Biliary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夏成青

更新时间:2021-12-14 16:35:00

概述:

胆道上皮内瘤变为显微镜下非浸润性,扁平或微乳头上皮异型增生,2019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2级。

发病部位:胆囊及肝外胆管

诊断要点:

1. 常见于慢性胆道疾病的肝内大胆管及一些胆管周围腺体,为肝细胞癌的前驱病变;

2. 胆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伴微乳头或簇状突起;

3. 正常柱状上皮和上皮内瘤变的细胞间均存在截然的界限,上皮内瘤变区域细胞核复层化,核极向部分消失,核染色质深染,核浆比增高;

4. 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分为BillN-1、BillN-2和BillN-3三级,分别对应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肿瘤。2019年第五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将胆管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被和高级别2级,低级别对应BillN-1和BillN-2,高级别对应BillN-3

5. 低级别主要呈扁平生长方式,具有轻度细胞异型性,包括细胞体积增大、核假复层排列及染色质深染,核仁明显;

6. 高级别者结构更复杂

6.1 可表现为微乳头、高乳头、筛状;

6.2 细胞异型明显,完全失去极性,核分裂像常见

6.3 硬化性胆囊炎是高级别异型增生少数异型细胞附着在硬化的胆囊壁上,类似膀胱脱卸性尿路上皮癌

7. 根据细胞形态不同,上皮内瘤变可分为5种细胞类型:胆道型、肠型、嗜酸型、鳞状细胞型和印戒细胞型;

7.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以起源于或累及R-A窦,应与间质浸润鉴别,应充分取材以除外浸润性癌;

8. 一些胆管上皮内肿瘤可沿肝内胆管广泛播散,而没有大体可见的肿瘤性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上皮内瘤变的细胞呈CEA、S-100、CA199和p53阳性。S100可用于上皮内瘤变与反应性增生的鉴别。

鉴别诊断:

反应性上皮改变:与正常上皮细胞有移行,且由多种细胞组成(非克隆性增生),包括黏液性柱状细胞、矮立方细胞、萎缩上皮和铅笔样细胞,反应性增生常位于黏膜底部,表面细胞分化正常,另外BillN P53阳性率明显高于反应性上皮;MUC5A表达强度随异型增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近年研究显示S100阳性表达可用于上皮内瘤变与反应性增生的鉴别。

预后:

低级别异型增生无临床意义,但高级别异型增生应充分取材,以排除浸润癌。

大多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治愈,但少数病例可复发甚至转移,可能原因未上皮内瘤变广泛累及胆管或R-A窦导致未切干净。

治疗:

对于BillN-3或限于固有层的浸润性癌患者,胆囊切除术治愈的指标是切缘无肿瘤性病变。

参考文献:

2019 WHO 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