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Low Grade Non-Invasiv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赵明 程亮

更新时间:2019-03-01 15:41:00

概述:

非浸润性低级别尿路上皮乳头状癌由纤细的乳头状结构组成,常见乳头分支和融合,被覆上皮层次增加。核轻度增大,可见空泡状染色质,常见核仁,核分裂可见于上皮的任何层次

发病部位:膀胱、输尿管、肾盂、尿道

诊断要点:

1. 男女发生比约为2.9:1,平均发病年龄为70岁(28-90岁)。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尿,内镜下肿瘤常为单发,多位于膀胱后壁或侧壁,将近22%的患者表现为多发(2个或以上)病灶。

2. 镜下肿瘤由纤细的乳头状结构组成,常见乳头分支和融合,被覆上皮层次增加,极向较紊乱,至少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存在低倍镜下即可感知的细胞的非典型性,包括存在细胞极向,核大小,形状和染色质纹理的差异。

核轻度增大,可见空泡状染色质,常见核仁,核分裂可见于上皮的任何层次,但多位于基底部;

3. 无间质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K20、GATA3、P63、CK5/6常阳性。

分子标记:

FGFR突变

鉴别诊断:

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无低倍镜下即可感知的细胞的非典型性

细胞异型性轻微或缺如,结构仅有轻度的异常,细胞极向尚存;核分裂像罕见,通常局限于基底层。

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乳头被覆上皮显示明显的排列紊乱和细胞异型性,乳头常见融合,低倍镜下即可感知明显的结构和细胞的异常。肿瘤细胞极向紊乱,具有多形性核,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常见,上皮层次厚薄不均,邻近肿瘤的粘膜常见尿路上皮原位癌改变。

预后:

肿瘤复发率,分期进展率以及疾病特定的死亡率分别为50%,10%和4%

治疗:

肿瘤切除,术后灌注治疗

参考文献:

[1] 程亮, 张绍渤, 黄教悌, et al. 对当前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学分级系统的评价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1, 32(6): 427-31.

[2] 程亮,赵明重新评价膀胱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12):848-852.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