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High 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夏成青 赵明 黄教悌

更新时间:2020-02-22 13:28:00

同义词(或曾用名):前列腺上皮内瘤变II级及III级

概述:

浸润性前列腺腺癌的癌前病变,表现为前列腺导管内或腺泡分泌细胞的恶性病变,瘤细胞具有间变性核和明显核核仁,而基底细胞尚保存。

发病部位:前列腺

诊断要点:

1.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同人种发病率相差较大,常呈多灶性;穿刺活检的发病率约5%;

2.最常见于前列腺外周带,全组织包埋切片显示>85%以上的HGPIN与浸润性癌共存;

2.组织学表现为前列腺导管和腺泡分泌上皮的增生,组织结构主要有四种:簇状、微乳头状、筛状及平坦型;通常为多灶性,同一肿瘤内可有多种组织学类型;
3.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特征类似于腺癌,包括核增大、核仁突出;其它细胞学特点包括胞浆空泡状、印戒样细胞、小细胞、鞋钉样细胞、内翻性、鳞状上皮分化、黏液样、泡沫状等;
4.基底层细胞常呈节段性分布或部分丢失,基底层细胞丢失区域腺体局灶向外突出,提示早期间质浸润的可能,但也可能是大而不规则的腺体或分支的斜向切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基底细胞标记P63、P40、34βE12节段性丢失,CK5/6可阴性,AMACR常阳性,ERG阳性比例与浸润性癌相似。

分子标记:

8p12-21和8p22等杂合性缺失;7,8,10,12以及8p24等染色体获得;ERG蛋白过表达和PTEN表达丢失

鉴别诊断:

HGPIN样腺癌:可见于普通的腺泡细胞腺癌共存,过渡或移行,免疫组化染色基底细胞完全丢失;

前列腺导管内癌:瘤细胞结构更复杂,致密的筛状或实性结构,伴或不伴有粉刺样坏死,瘤细胞异型性更明显,疏松的筛状结构内瘤细胞的多形性常超过6倍以上。

前列腺导管腺癌:瘤细胞呈假复层柱状排列,常见带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分支乳头状结构,组织学类似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组化染色大多数基底细胞表达丢失,偶尔可保留类似于导管内生长。

预后:

穿刺活检标本中的孤立性HGPIN重复活检后癌的发生率约20-25%

治疗:

穿刺活检标本中的孤立性HGPIN(仅累及一个穿刺组织条)在无其他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在1年内无需再次重复活检;而在穿刺活检中的多灶性HGPIN(累及多个组织条),则推荐在1年内进行重复的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

Zhou M. High-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IN-like carcinoma, ductal carcinoma, and intraducta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Modern Pathology (2018) 31, S71–S79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