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坏死性涎腺化生

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NSM)

更新时间:2017-08-22 16:23:58

概述:

一种可自我愈合的涎腺炎症反应,导致腺泡的凝固性坏死及导管鳞状上皮化生。

发病部位:大部分病变累及口腔的小涎腺,75%位于硬腭及软腭,一般为单侧,偶发于下唇、舌、磨牙后区及颊黏膜。上呼吸消化道(包括鼻窦及喉部)部位不常受累。< 10%的病变累及大涎腺。

诊断要点:

1. 发病年龄10-90岁,男性多于女性。首发症状可表现为受累区域的肿胀,肿胀逐渐被火山口样溃疡取代,可表现麻或痛。

2. 大体上可见火山口样溃疡,大小一般1-5cm。

3. 组织上可见腺泡凝固性坏死及涎腺导管鳞状上皮化生,腺体小叶的结构保持,可见坏死腺泡的轮廓,导管鳞状上皮化生形成光滑的圆形巢,可见残余的导管腔及黏液细胞,轻度的导管扩张及小囊样结构形成。

4. 几乎不出现细胞多形性及异型性,无异常核分裂像。

5. 组织周围或黏液湖周围可见不等量致密的亚急性炎细胞浸润。

6. 表面被覆鳞状黏膜上皮可见明显的假上皮瘤样增生,有时假上皮瘤样增生可与导管化生的鳞状上皮融合,这时要警惕恶性可能。

鉴别诊断:

1. 鳞状细胞癌(SCC):鳞状上皮巢及假上皮瘤样增生形态上类似SCC,NSM保持小叶涎腺结构,可见腺泡凝固性坏死,鳞状细胞巢边界光滑圆润,缺乏细胞不典型。

2. 黏液表皮样癌(MEC):坏死性涎腺化生小叶涎腺的结构保留,无浸润及小囊肿形成,无中间型及透明细胞增殖等可与MEC鉴别。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