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godendroglioma,NOS
夏成青
更新时间:2017-08-23 16:26:34
概述:
发病部位:常位于大脑半球(额叶多见),但灰质深部、基底节及丘脑少见,颅后窝及脊髓罕见。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可见癫痫及根据部位而定的神经功能缺陷。
2. 大体:可见皮质增厚,肿瘤界限不清。
3. 组织结构:向脑实质浸润性生长;
4. 继发性结构改变:神经周围卫星现象、血管周围及软膜下肿瘤细胞聚集,微囊形成,有时可见器官样结构(多见于III级);
5. 细胞特点:密度可极低至较高,富于细胞的结节常伴核分裂增多。胞浆无色透明(煎蛋样改变),细胞紧密排列,边界清楚。可见光滑的楔形细胞伴顶端玻璃样或纤维性包涵体(胶质纤维性少突胶质细胞),或小的肥胖星形细胞样细胞伴透明纤维性胞浆及短胞突;
6. 血管成分:纤细分支状(铁丝网样)毛细血管;
7. III级肿瘤:可见胞浆内强嗜酸性颗粒。胞核呈上皮样改变的胞界清楚的大圆形细胞尤为多见。可见血管肥大/增生,肾小球样血管不常见。常见球形钙化;
8. 少数可见神经元及间叶性分化。
9. 遗传学改变:无1p/19q共缺失及IDH1/IDH2突变,或未进行遗传学检查或遗传学检查结果不确定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鉴别诊断:
1.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I级):细胞分布不规则,核多形性更明显,核染色深,核仁不清,部分可见胶质纤维性背景,约25%的病例P53核呈弥漫阳性,肿瘤细胞核ATRX缺失,无1p/19q共缺失。
2.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漂浮的神经元,结节内特异的胶质神经元成分,无神经周围卫星现象,常无1p/19q共缺失,无IDH-1突变。
3. 透明细胞性室管膜瘤: 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常伴有核沟或核裂,部分病例EMA微管结构呈阳性,Olig2及IDH-1呈阴性。
4. 神经细胞性肿瘤 :常发生于脑室内,无浸润性生长,可见纤细的神经毡结构,有时可见菊形团(此结构仅偶尔出现于少突胶质细胞瘤),synaptophysin弥漫阳性,Olig2阴性或仅局灶阳性,无IDH-1突变,且无1p/19共缺失。
5. 富于巨噬细胞病变
脱髓鞘疾病:边界清楚,血管周围慢性炎细胞浸润,巨噬细胞胞浆呈泡沫样、非透明颗粒状,PAS(+), CD68(+), HAM56(+),Olig2(-)及IDH1 (-),可见多核星形细胞。
梗死:亦可见巨噬细胞,胞浆呈泡沫样、非透明颗粒状,PAS(+), CD68(+), HAM56(+), IDH-1(-),急性期可见缺血性红色神经元,内皮细胞肥厚及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