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

更新时间:2018-04-18 09:51:31

概述:

肝内及肝外胆管系统的逐步炎症及纤维化改变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

诊断要点:

1.  发病率约1/100,00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50岁(平均年龄约35-47岁),男性发病多见。临床上多数患者确诊时可无症状,多发现于肝功能检测异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可见疲劳、腹痛、瘙痒/黄疸及体重减轻。实验室检测可见碱性磷酸酶升高,转氨酶可增高2-3倍,胆红素可正常(疾病后期常增高),非特异性抗体常见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2.  大体上硬化性肝脏显示结节状及绿色,可见环状瘢痕及大胆管囊性扩张。

3.  组织上显示胆管炎症及纤维化,围绕胆管的同心圆状洋葱皮样改变,但在活检标本中罕见,多数受损的胆管缺乏相关纤维化。可见胆管上皮退行性变及受损,胞浆空泡变及胞核紊乱,进展性的胆管萎缩及缺失,最终胆管的闭塞可形成圆形纤维闭塞性瘢痕,但多数闭塞性胆管无瘢痕形成,仅表现为缺失,可注意到肝动脉分支无胆管伴行。胆管淋巴细胞浸润,胆小管反应性改变,汇管区周围铜染着色提示慢性淤胆。汇管区炎症常表现为极轻度至轻度,淋巴细胞为主及偶见小淋巴细胞聚集,不同程度混合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进行性的汇管区扩张导致桥接纤维化及胆汁性肝硬化,大量不规则结节及胆管缺失(胆小管反应可显著),可见胆盐淤积(间隔周围肝细胞肿胀、Mallory小体及铜沉积)。

4.  小胆管PSC 约占PSC患者的5%,缺乏典型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特点,诊断时基于活检,多数与克罗恩病相关,预后较好,但25%进展为大胆管病变。

5.  重叠综合征 约1.4-8%PS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多数发生在小儿(可达49%),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实验室及组织学特点,免疫抑制治疗可获益。

6.  分期

1)   1期 汇管区炎症及胆管异常

2)   2期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

3)   3期 纤维性间隔形成

4)   4期 肝硬化

鉴别诊断:

1.  大胆管梗阻 中性粒细胞及胆管淤积较显著,常缺乏慢性胆汁淤积的迹象如胆管缺失及铜沉积,汇管区常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受累。

2.  IgG4相关性胆管炎 与其他IgG4相关性纤维硬化性疾病相关,与炎症性肠病无关,主要累及肝外胆管,可见大量IgG4(+)的浆细胞。

3.  缺血性胆管病 胆道系统血供受损,由于手术或肝动脉血栓所致。

4.  感染性胆管炎 HIV、CMV及球虫。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女性发病为主伴AMA阳性,PSC缺乏肉芽肿及致密的淋巴浆细胞炎症,PBC缺乏典型的胆管造影表现。

6.  药物诱导性损伤 大量抗生素、氟哌啶醇、阿米替林及部分降压药可导致。

7.  慢性肝炎 缺乏显著胆管损伤、胆管缺失及铜沉积,鉴别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临床表现。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