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脂溢性角化病

Seborrheic Keratosis,SK

于励民

更新时间:2017-09-06 08:44:08

发病部位:面部、头皮、背部、胸部和腹部

诊断要点:

1. 中老年病人多见,可发生在身体除黏膜、手掌和足底的任何部位,典型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贴附于皮面的丘疹或斑块,粉红色至棕褐色

2. 大体形态可表现为扁平状、外生性、内生性型,病变边界往往非常清楚;

3. 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特征:网篮状角化过度、单一的角质形成细胞、互相吻合的宽窄不一的上皮脚、充满角蛋白的凹陷和小的角囊肿、角化珠,表面可呈乳头瘤样增生;

4. 根据组织形态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经典的棘层肥厚型脂溢性角化病:病变界限清楚,上皮脚增宽并互相吻合,常见网篮状角化过度和假性角囊肿;

2)网状型脂溢性角化病:由细长的上皮束互相连接形成的纤细网状结构;

3)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层可有明显的“鳞状化生”,基底角质形成细胞呈现棘层角质形成细胞的表现,具有更多嗜酸性胞质;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可呈梭形、巢状“克隆性"模式;可有细胞异型,表现为核稍增大,染色质淡,核仁明显;可以见到多核的角质形成细胞及较多灶性角化不全;可见海绵水肿、苔藓样反应等;

4)角化过度型脂溢性角化病:常呈外生性生长,角质层明显增厚,其下方的表皮常呈乳头瘤状增生;

5)疣状/指状脂溢性角化病:呈乳头瘤样形态,类似于疣,可见假性角质囊肿,宽的互相吻合的上皮脚;

6)反转性毛囊角化病型脂溢性角化病:病变通常呈小叶状,内生性生长,常累及毛囊漏斗,巢状分布的强嗜酸性角质形成细胞呈旋涡状排列(鳞状旋涡)构成肿瘤的主要成分;

7)色素性脂溢性角化病:上述的任何一种生长方式均可伴色素沉积,黑色素可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或)真皮巨噬细胞;

8)黑棘皮瘤型色素性脂溢性角化病:表皮内,主要是棘细胞层可见散在的,有时呈多个孤立的黑色素细胞灶,呈分支状,细胞分化良好,形态温和。

鉴别诊断:

1.表皮痣表皮痣幼年发病,而脂溢性角化病中老年发病;

2.日光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通常可见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胞核增大深染、拉长和重叠,并可见更明显的角化不全。

3.寻常疣:表皮呈非常尖锐的乳头瘤样突起伴有细长的柱状角化不全、真皮乳头血管增生伴毛细血管襻扩张扭曲,并常见有核周空晕的挖空细胞。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