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部阳性(≥95%的病例阳性):
CD45RO、CD54、GZM-B、Perforin、TIA、CD43、CD56
通常阳性(<95%,≥75%的病例阳性):
CD3
经常阳性(<75%,≥55%的病例阳性):
CD57
几乎全部阴性(<5%的病例阳性):
CD20、IRF-4、CD2、CD30、CD5、PAX5
外周血中有两类大颗粒淋巴细胞(LGL):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T-LGL)和自然杀伤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NK-LGL)。 T-LGLL系T-LGL的克隆性增殖,通常表现为LGL持续不明原因升高(一般2-20 x 10⁹/L)超过6个月,表达CD3、CD8和CD57,临床过程多为惰性。
1.中老年发病,无症状或表现为感染(粒细胞减少)、贫血、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白血病累及部位包括外周血、骨髓、脾和肝脏。
2.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持续不明原因升高,通常≥ 2 x 10⁹/L(有时低于此值),超过6个月。
3.血涂片见增生的大颗粒细胞,中等大小,核圆或轻度不规则,胞质丰富淡染,含细腻或偶尔粗大的嗜天青颗粒。形态学上不能鉴别克隆性和反应性增生。
4.骨髓浸润一般为间质,局灶或窦内,常需借助免疫组化才能发现。粒系常轻度左移,红系一般正常,但如并发纯红再障,则红系增生极度低下。
5.免疫表型:
典型表型为表面CD3+、CD2+、CD8+、CD16+、CD57+、TCRα/β(+); 少数病例可表现为CD4+、TCR α/β+,或TCRγ/δ+、CD8+、或TCRCγ/δ+,CD4-、CD8-。 此外,TIA-1+、粒酶B+、穿孔素+。常见低表达或丢失CD5或CD7。 部分病例表达KIR家族受体。 限制性表达TCRβ家族谱系或异常表达KIR家族谱系可以作为克隆性证据。
6.EBER-
7.TCR基因克隆性重组;部分病例有STAT3基因突变,少数有STAT5B突变。
变异型:
对于那些形态学类似T-LGLL,但免疫表型为NK细胞的病例(即表面CD3阴性,不表达TCR),分类为NK细胞疾病 (见鉴别诊断)。

38岁男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显著增高。外周血涂片

外周血涂片

外周血涂片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免疫组化 CD8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累及肝脏

CD3

CD8

CD57

Granzyme B
典型表型为表面CD3+、CD8+、CD16+、CD57+、TCRα/β(+); 少数病例可表现为CD4+、TCR α/β+,或TCRγ/δ+、CD8+,或TCRγ/δ+,CD4-、CD8-。 此外,TIA-1+、粒酶B+、穿孔素+。EBER(-)
1.
反应性大颗粒淋巴细胞增生:LGL细胞短暂反应性升高,常发生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 LGL形态和免疫表型正常,KIR受体表达正常(无限制性表达), 无克隆性TCR基因重排。
2.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病情进展迅速类似急性白血病,多器官衰竭。异形性循环大颗粒细胞(NK细胞),EBER+
3. NK细胞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和细胞形态与T-LGLL相似,但细胞为NK表型。
临床过程惰性。有研究报道中位生存期161月。有STAT5B突变着具有侵袭性,但STAT3突变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