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乳腺大汗腺化生
作者:
刘正智 赵明
英文名称:
Breast Apocrine Metaplasia
同义词(或曾用名):
大汗腺表型、大汗腺改变和大汗腺分化
具有大汗腺细胞学特征的乳腺病变形成连续的形态学谱系,包括非增生性病变(大汗腺化生、大汗腺囊肿)、增生性病变(乳头状大汗腺增生)、非典型增生(大汗腺型非典型导管增生非典型大汗腺腺病)、原位癌(大汗腺型导管原位癌)以及浸润性癌(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
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几乎全部阳性(≥95%的病例阳性):

TAG72

有时阳性(<55%,≥35%的病例阳性):

ER

几乎全部阴性(<5%的病例阳性):

CK5/6
概述:
乳腺导管或腺泡上皮向大汗腺分化,在组织学上表现出大汗腺细胞的特点。
发病部位:
乳腺
诊断要点:

1. 多少不等的乳腺导管或腺泡上皮由顶浆分泌的大汗腺细胞代替;

2. 大汗腺细胞呈柱状、立方形或扁平状,常单层排列,分布均匀,界限清楚,核大,平均直径6~8μm;

3. 呈柱状细胞时核常位于基底部,呈圆形-卵圆形、空泡状,核膜厚而光滑,染色质均匀颗粒、块状,通常有1个明显的核仁;

4. 一些病例的细胞核较小而深染,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

5. 根据大汗腺细胞的胞质特点,可区分为2种类型细胞:

A型: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质,通常可见核上空泡,其中可含有黄褐色的脂褐素。胞质嗜酸性颗粒常于腔面浓集形成一个圆顶状腺腔部分,并常见顶浆分泌型胞突;

B型:细胞胞质淡染或透明,呈泡沫状,类似于皮脂腺细胞;

6. 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坏死,很少或无核分裂像。

图片:

终末导管小叶单位部分商品出现嗜酸性的丰富胞浆和顶浆分泌特征


较高的倍数示大汗腺化生的丰富的嗜酸性胞浆以及顶浆分泌


大汗腺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或空泡状富于脂质,核圆形、核膜规则,染色质均匀,可见小核仁

鉴别诊断:

不典型大汗腺化生  

1.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细胞核,不典型大汗腺细胞核通常有明显增大(较普通大汗腺化生细胞核增大3倍,核仁也明显增大,核膜出现轻度不规则,并可出现核分裂象;

2. 不典型大汗腺细胞胞质嗜酸性颗粒状分布紊乱,有些胞质明显淡染,呈泡沫状-空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