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涎腺纹管腺瘤
作者:
夏成青
英文名称:
Salivary striated duct adenoma
概述:
纹管腺瘤(Striated duct adenoma)是2022年第五版WHO涎腺肿瘤分类中新增的肿瘤类型,由类似于纹管的管状结构构成的良性肿瘤。
诊断要点:

1.  大小涎腺均可发生。已报告的病例发病年龄47-78岁。 

2.  大体检查为实性肿块,界限清楚,可多结节状,有包膜,切面黄色。

3.  低倍镜下由致密的小管组成,小管口径与正常的纹管相当。小管排列紧密,间质极少。也可以看到小囊肿。

4.  小管内衬单层柱状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无异型,很少核分裂像。

5.  偶尔,腔隙含有嗜酸性物质,类似甲状腺胶质或红细胞。

6.  有些病例血管丰富,有些含有“鹿角”样血管。

7.  有些病例可伴局灶,甚至弥漫脂肪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组化:CK7和CK5/6强阳性,后者表现为基底层阳性加强。大多数肿瘤显示核和细胞质S100强阳性。相比之下,calponin、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和p63只是单个的小管上皮细胞阳性。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均为阴性。 
鉴别诊断:

1.  涎腺闰管腺瘤:闰管腺瘤中的闰管具有腺上皮和肌上皮两层结构,但纹管腺瘤小管被覆单层上皮,缺乏肌上皮。


2. 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具有黏液和/或软骨样间质,而纹管腺瘤间质稀少。另外,多形性腺瘤中的腺管、管结构具有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

预后:
良性经过,文献报道的病例无复发及转移。
治疗:
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2022年第五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