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更新时间:2018-04-22 21:13:00

概述:

原发性累及结肠黏膜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特发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及溃疡性结肠炎(UC),具有肿瘤形成的风险。

发病部位:结肠。

诊断要点:

1.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临床可见腹痛、腹泻、便急、发热、便血、心动过速、溃疡及体重减轻。

2. 大体活动期的黏膜异常表现为颗粒及红斑,假息肉样(溃疡破坏邻近的黏膜时可见再生黏膜的炎性突起,若多发,黏膜可呈鹅卵石样),浅溃疡形成,附着血性及(或)黏液脓性渗出。慢性期平整的细颗粒状黏膜,肌层收缩及黏膜纤维化可导致结肠僵硬及“缩短”。

3.  慢性炎症可见固有层淋巴浆细胞炎症,浆细胞大量的出现比较关键,呈黏膜底部浆细胞增多。

4. 急性炎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上皮的隐窝炎及受损的隐窝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隐窝脓肿,可见溃疡床、溃疡渗出或炎性息肉及(或)假息肉形成,炎症黏膜的息肉样突出,出现大量肉芽组织。

5.  可见慢性及持续性黏膜损伤,扩张、分支状及不规则的隐窝结构变形,隐窝可能不再达到黏膜肌,左半结肠的潘氏细胞化生(正常情况下潘氏  细胞出现在右半结肠及近端横结肠)。

6.  丝状息肉:见变形黏膜的丝状突起,常缺乏急性炎症,息肉中心可见神经节细胞簇,治疗之后黏膜转为或接正常组织学改变,一些不易被察觉的黏膜变形提示之前疾病

7. 部分病例可出现异型增生。

鉴别诊断:

1. 克罗恩病:透壁性炎症及跳跃式病变,常累及整个胃肠道(口至肛门),回肠末端最常见。常为深的、裂隙线状溃疡,可形成瘘及狭窄。常累及小肠,尤其是回肠末端。

2. 憩室病相关结肠炎:病变位于伴憩室病的结肠段,组织学改变类似UC,病变仅限于憩室的片段是与UC重要的鉴别点。

3. 胶原性或淋巴细胞性结肠炎:表面破坏伴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结构变形少见或无,一般无溃疡及隐窝脓肿。

4. 急性感染性结肠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急性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可见急性隐窝炎及小的隐窝脓肿,常无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及隐窝变形。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