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OS; DLBCL, NOS

查宏斌

更新时间:2018-10-01 13:29:00

概述:

DLBCL,NOS是一种大或中到大B细胞肿瘤,呈现弥漫生长。肿瘤细胞核大于或等于组织细胞核,或者大于小淋巴细胞核2倍。 这是一类不能明确归入某种DLBCL亚型和疾病实体的病例。

发病部位:淋巴结,结外组织如胃肠道和Waldeyer环,并可累及骨髓。

诊断要点:

1.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发病年龄60-70岁,男略多于女,年轻人和儿童也可发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迅速肿大或形成结外肿块,可伴有B症状。

2.肿瘤以弥漫方式增殖,淋巴结或正常组织结构完全或部分消失(淋巴结部分累及的病例有时见肿瘤细胞侵犯滤泡间),可伴有坏死。有时可见散在组织细胞吞噬细胞碎片,形成“星空”现象。

3.瘤细胞大到中等(大于或等于组织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泡状核,有多个靠近核膜的小核仁(中心母细胞样)或单个中位大核仁(免疫母细胞样),胞质从少量到较丰富不等。肿瘤细胞常表现为混合形态或异形性特征。

4.免疫表型:B细胞抗原阳性(CD20, CD19, PAX5, CD79a),部分病例表达CD10, BCL-6,和BCL-2。分裂指数较高(>40%,,可以>90%)。

5.分子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或轻链基因克隆型重组,部分病例有MYC, BCL-2, BCL-6基因重组或易位,但同时有MYC和BCL-2或MYC和BCL-6基因重组或易位的不属此类。

6.常见的有3q27/Bcl-6易位和t(14;18) (Bcl-2/IgH),少数MYC/8q24易位。其它染色体的获得或缺失异常也有报道。


变异型:

1.常见形态学亚型:

1)中心母细胞亚型:最常见,细胞中到大,圆形泡状核伴2-4个周围膜下小核仁, 通常混有免疫母细胞(<90%)。

2)免疫母细胞亚型:免疫母细胞(单个显著中位核仁,胞质丰富)超过90%。

3)间变性亚性:肿瘤细胞核大奇异多形,常有多核和丰富胞质,有的类似何杰金细胞或间变大细胞瘤细胞或转移癌细胞(可有淋巴窦累及和黏附性生长)。

4)此外,还有罕见的形态学亚型:粘液或纤维样基质、肿瘤细胞呈梭形或印戒样。

2.根据细胞来源所分亚型:

1)根据DNA微阵列研究基因表达谱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亚型和活化B细胞样亚型及不可分的第三型。

2)根据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分为:生发中心细胞亚型(CD10+ 或CD10-/Bcl-6+/MUM-1-)和非生发中心细胞亚型(CD10-/BCl-6+/MUM-1+ 或CD10-/Bcl-6-)。

3.DLBCL伴MYC基因重组

4.MYC和BCL2双表达亚型: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同时表达MYC(>40%肿瘤细胞)和BCL-2(>50%肿瘤细胞)。

5.原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鉴别诊断:

1.Burkitt淋巴瘤(BL):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一致,核和细胞边界略呈“方框状”,多个小核仁,“星空”明显。CD10+,Bcl-6+,Bcl-2-,Ki-67指数近100%。MYC基因重排,但BCL2和BCL6基因没有重排。
2.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不可分:肿瘤在形态学和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介于BL和DLBCL之间,如形态上如BL,但免疫学不完全符合;或相反。也可以是形态与免疫学上像BL,但分子生物学不支持。
3.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或BCL-6基因重组或易位:形态和免疫学上符合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或DLBCL,但同时有MYC和Bcl-2、或MYC和BCL6、或MYC和BCL2级BCL6基因重组或易位。
4.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常有HIV感染病史,瘤细胞核大,核仁显著,可以像浆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胞浆丰富呈紫蓝色。CD138+,MUM1 +,CD20-,PAX-5-。
5.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特别需要与原发性CD5+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相鉴别。瘤细胞中到大,核不规则,染色质丰富,胞质相对较少,共表达CD20和CD5,cyclin D1+。
6. 副免疫母细胞型CLL/SLL:细胞中等大小,形态相对较一致,常混有幼B淋巴细胞和典型CLL小淋巴细胞及区域,通常合表达CD20和CD5,cyclin D1阴性。。
6.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当结边缘区淋巴瘤伴大细胞增多时,容易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或伴弥漫大B淋巴瘤转化混淆。一般认为,只要大细胞不形成实性片状,仍为边缘区淋巴瘤。
7.髓系肉瘤:瘤细胞中到大,核质疏松呈现母细胞特征,胞质多少不等,伴散在或部分区域分化迹象,MPO+, lysozyme+,CD34+, CD20-。
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见于儿童和年轻成年人,由EBV感染所致,为自限性疾病。淋巴结结构破坏,可有局部坏死,但常有残留反应性滤泡。受累区域呈现弥漫状,细胞多态,大小不等,常有浆细胞样分化和浆细胞,有时可见散在的何杰金样细胞,但大细胞一般不形成实性弥漫片状。CD20和CD79a片状阳性,常混有很多散在或区域性T细胞,CD10和Bcl-6一般阴性,轻链染色见多克隆浆细胞,有大量EBER阳性细胞(多为中小细胞)。

预后:

5年生存率,60-65%  存在下列因素预后较差:MYC &

治疗:

R-CHOP, R-EPOCH, R-HyperCAD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大伽病理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与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13396585932

大伽病理网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9012671号


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